传奇式国际友人寒春:因病不幸在北京逝世



文章来源:本网综合整理   时间:2010年06月12日 点击:4631 次 评论: 614

出生于芝加哥,中国革命年代白求恩式的国际友人寒春(Joan Hinton),6月8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不幸病逝。寒春是一位传奇式人物,她的命运同中国革命历史、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阳早和寒春夫妇是伟大的中国革命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是崇高的中国革命精神的承载者。

寒春(Joan Hinton)女士,是一位传奇人物,她与杨振宁是大学同学,是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和制造(曼哈顿计划)的少数女科学家之一,曾是芝加哥大学芝加哥大学核子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女核物理学家,在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武器试验室做助手。

寒春1921年10月20日生于美国芝加哥,女核物理学家。1945年,美帝国主义在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残杀日本无辜百姓,使寒春思想产生巨大变化。后来寒春读到了美国记者斯诺的《西行漫记——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了解到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革命。

在中国革命的感召下,美国进步青年寒春随她后来的丈夫阳早先后万里迢迢来到中国,投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当中。1949年,阳早和寒春——两个美国青年在延安简陋却又热闹的窑洞里举行了烽火中的婚礼,没有婚礼进行曲,唱响的却是《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半个多世纪中,他们和新中国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寒春(中)和阳早(左)在陕北

阳早和寒春夫妇是伟大的中国革命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是崇高的中国革命精神的承载者。

2003年,阳早同志离开了我们。寒春老人仍然默默坚守着那份纯粹的革命理想,保持着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每当被问及自己最崇拜的人,寒春老人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毛泽东”,而对她影响最大的正是“中国革命”!

除了坚持劳动,寒春老人还时常在北京昌平小王庄农场的小屋里,接待一批又一批前来拜访的北京高校的青年学生。即使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她还仍然忍受着巨大的病痛,坚持与青年交流,给学生们讲述自己的革命经历、心路历程和革命理想,用自己亲身的经历纠正同学们头脑里那些被资产阶级歪曲了的历史。在这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人身上,寄托着寒春老人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殷切期盼。在青年面前,她总是那么的乐观而坚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正是寒春老人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道,“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而阳早、寒春夫妇正是这样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而阳早、寒春夫妇正是不惜用尽自己生命最后的气力,践行着这种人生的理想,他们是真正的纯粹的人!

寒春简介

寒春(英文名Joan Hinton,瓊·辛頓,1921年10月20日-2010年6月8日 ),美國芝加哥人,芝加哥大學核子物理研究所研究生,女核物理學家,是曼哈頓計劃中少數的女科學家之一。 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做費米的助手。

1948年3月來到中國。1949年,寒春和也是來自美國的陽早在延安瓦窯堡的一個窯洞里結婚。1949年後生活在中國。他們從事奶牛養殖工作。值得指出的是,寒春並沒有參與中國的核武器製造。陽早在2003年逝世後,她住在北京的小王莊農場,為北京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美國專家。2004年8月15日中國實施《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以來,她是北京地區第一個獲得中國「綠卡」的外國人。她的三個兒女回到了美國。

她和她的丈夫陽早、哥哥韓丁均被稱為「中國人民的好朋友」,「國際友人」。

(来源:維基百科)

 

相关报道:

《原美国原子弹科学家、中国奶牛专家寒春女士逝世》


--北京晚报

 

6月8日凌晨,中国绿卡第一人寒春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9岁。7年前的圣诞节,她的丈夫阳早在北京去世。阳早、寒春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献给了中国的奶牛事业。有人曾称赞阳早、寒春是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和具有牛的精神——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夫妻俩生前说过:“我们吃了中国人2万斤粮食,做了一点有益于人民的解放事业,应该的。”

寒春的家,在北京昌平区小王庄农场,是北方农村常见的红砖平房小院。在寒春离开之后的第二天,这里安静极了。院门大敞着,寒春生前好友说,门很少上锁,因为对她来说,中国人都是朋友,不需要提防任何人。
寒春,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美国老人,与杨振宁是大学同学,是美国参与首批原子弹研究和制造的少数女科学家之一;1948年她追随学农牧专业的丈夫阳早来到中国,60多年来,夫唱妇随,她来中国后一直都在与奶牛打交道;作为第一个拿到中国“绿卡”的美国人,她享受副部级待遇,却始终居住在牛场破旧的平房里。

在中国一直和奶牛相伴

从高速公路下来,经过一大片苜蓿草地后,记者到达了寒春生活工作了28年的中国农机院北京农机试验站。自1982年任中国农机院顾问以来,寒春和丈夫阳早就一直住在这里。2003年阳早去世后,寒春一人独住,由保姆照顾。

寒春在农场的房子是一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的五间瓦房,房子在前年重新装修过。门前是一个细长的过道,摆着寒春生前种的三十多盆花。在这位美国老人的家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内容为“毛主席在长征路上”的油画。在她简陋的卧室里,只有极少的家具,床上的被子叠得整齐,床头的日历上还有她6月6日晚上记下的日记。
 

每天起床就去看牛

“她爱看窗外的白杨,起床就去看她的牛,回家就和家里的猫说话。”寒春的司机老赵回忆说,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总是习惯倚着靠背,绿色鸭舌帽斜搭在头顶,眼睛半眯着好像随时都能睡着。

离寒春家走上五分钟,是中国农机院试验站的奶牛场。因为年老而无法亲身劳作后,她仍然坚持每天清晨5点进牛场巡视牛群,牛场里一共700多头牛,每一头牛都是她的好朋友,她拥抱亲吻它们,用英文与它们交谈,她把手伸入小牛的嘴里,任由可爱的小家伙们吮吸手指。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原书记李维民告诉记者,60年来,寒春和阳早耗尽毕生精力主要做了两件事:推进中国的养牛机械化和牛种改良。奶牛场的几乎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寒春夫妇的智慧和心血。寒春负责研制的直冷式奶罐,填补了国内空白。她和阳早负责的“奶牛场成套设备研制、牛场设计和中国实验项目”在全国许多奶牛场推广应用,并在中国率先实现了奶牛饲养机械化。

 

向寒春致敬!

 

 

 

 

 

 

 

 


在线人数:565 游客人数:445 注册用户总数:3838 论坛法规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
chineseofchicago.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c)2004-2012 chineseofchicag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