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p Suey



文章来源:本网综合整理   时间:2010年02月12日 点击:20422 次 评论: 591


杂碎(chop suey),指的北美地区中餐馆的一道菜,这道菜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杂碎的主要是肉丝炒菜丝,成分大体上包括牛肉丝、猪肉丝或鸡丝,绿豆芽,芹菜丝、笋丝、青椒丝、洋葱丝、大白菜丝等。

典型的美国式中餐Chop Suey


Chop Suey这个来自广东话的英文单词,是中餐馆对美国多元文化最直接的贡献。另一方面,Chop Suey也成为了中餐美国化的代名词。著名的维基网络百科全书对“美国中餐烹饪”的描述为:美国中餐馆的食品烹饪风格,这种烹饪风格同中国本土的烹饪风格有着很大的不同。梁启超1903年游历美国后就表示“杂碎”这道菜不是地道的中国菜,他在其著述《新大陆游记》中就表示,这不是地道的中国菜:“然其所谓杂碎者,烹饪殊劣,中国人从无就食者”。

“杂碎”的起源


有关“杂税”这道美式中餐的由来,存在很多种不同说法,无从考证究竟。最著名的说法,还同晚清重臣李鸿章有关。

很多早期的中餐馆店名就叫Chop Suey


维基网络百科的记载为:1896年李鸿章游历美国时,喜欢到当地的中餐馆进膳。当地一些美国人打听李鸿章食品,中餐馆店主难以回答,便说是“杂碎”,于是“李鸿章杂碎”名声大嘈,风行全美,后来还传入加拿大。美国现存最早的杂碎餐馆菜单是一张1879年波士顿宏发楼的菜单,现存纽约美洲华人博物馆,说明杂碎在李鸿章访美之前已经存在,后来因为李鸿章访美而風行全美。

中餐为英语贡献了Chop Suey这个“舶来品”,而且也让中餐文化渗透到艺术创作领域


另外一种说法则同华人移民历史有关。19世纪末期,美国跨州铁路完工后,大批华工转行,开始进入洗衣坊、餐馆等行业。当时有个加州华人开的中餐馆,深夜餐馆快关门的时,来了一批凶神恶煞的美国顾客。华人餐馆仔不敢怠慢,可又无什么东西可以做菜了,情急之下,厨师把一天下来没用完的剩料,比如牛肉边角、青菜等全部都混仔一起炒。结果这帮凶神恶煞的美国人一尝,居然竖起大拇指说好,还问这道菜的名字。于是说广东话的餐馆仔就说了个“杂碎”,美国人听其音,带着粤语发音的“Chop Suey”的这个英文词就产生了。


何为“杂碎”路线?


“杂碎”路线,指的是中国餐馆在经营上走“低价格、底档次”的竞争路线。百年来的中国餐馆,大多数走的都是家庭式的小本经营路线,依靠是价廉物美来吸引顾客。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大批中国人移民美国,美国的中餐馆数量也急剧增加,中餐行业的竞争了也日益激烈,这导致了中国餐馆在价位上的竞争越来越严重。

走廉价路线的Chop Suey中餐馆

这家Chop Suey看起来高档一些


美国中餐馆至今仍是唐人街的支柱产业,为新移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中国餐馆的日益激烈的竞争。百年来美国人对中餐形成的“好吃又便宜”的传统认识,以及日益激烈的竞争,已让很多餐饮业主在思考中餐路在何方的问题。提升中餐档次,如今已是很多业主的共识。

 


(资料来源:维基网络百科全书 / The New York Times(Sept. 22, 2004):“As All-American as Egg Foo Yong" / 《饮冰室合集》,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