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籍虽改变 思乡心不变


记杰出美籍华人科学家张文卿博士



文章来源:明光教育基金会   时间:2013年09月11日 点击:4928 次 评论: 126


(一)

2011 年初冬的一天,天气十分的好,暖洋洋的。在我所任职的学校,终于见到了我仰慕已久的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教育家、慈善家张文卿教授,特别的兴奋。听说他回 国,本来我执意要登门拜访他,但他的秘书小张与我约好明天上午来我校会面,我想恭敬不如从命,就答应了。没想到毫无名人大家架子的他说刚好下午有空,便自 己驾着一辆普通轿车直奔而来。这让习惯于迎来送往的我们有点措手不及。

张文卿教授现在美国伊利诺(芝加哥)大学任职,还被特邀为北京大 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多所名牌大学的客座教授,是美国新泽西州联合中文学校创办人暨第一任校长,J. Cluster Science创办人暨编辑,美国明光教育基金会会长,友良(泉港)外语学校董事长暨校长。

我们缘起于二十年前我对他这位爱国情深的国际科技界名人的一篇刊于《泉州晚报》的报道。



(二)

张教授原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父亲张福国先生是一位爱国爱乡的华侨实业家。张文卿1岁时随家人南渡新加坡,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中正中学等校读书,1964年 中学毕业后前往澳门, 就读于培正中学高三,次年考进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化学系深造。由于勤学好问,成绩突出,在大学期间,先后获得德士古奖学金、墨泽尔奖金。

1969 年以一级荣誉学位毕业,同年,赴美国威斯康生大学研究院攻读博士学位。他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荣获柯达奖学金,为华裔学生争得了荣誉。1973年,他以长达 261页的论文“金属原子簇的结构与理论”,获得博士学位。美国世界著名的贝尔实验室(Bell Labs)随即聘请他,从事基础研究工作。该实验室拥有3000多名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研究课题涉及各个领域,历年的许多重大发明为世界科技界所瞩目, 先后有11人次获得诺贝尔奖金。

良好的环境为张文卿的研究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他编著了3本在世界科技界学术界有影 响的英文书籍,并在世界颇具权威的科学杂志上发表300多篇论文,受到各国科技界的注目。2003年张文卿博士被全球最具权威性的“美国化学协会杂志” (JACS)选为一百二十五年来、精选出的125篇研究论文历年来被引证引用次数最多之文章中之一,排名第四十一的精选著作。

张文卿教授 的足迹遍及欧洲、亚洲、美洲、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每年世界各地都有许多著名大学和研究院邀请他作专题演讲。并多次应聘为中国科学院、 台湾中研院、美國国家科学基金會评委。1979年,他受国务院、中国科学院邀请回国讲学,是改革开放后第二个进入福建省的外籍人士。1984, 1985年张教授两次被美国科学院邀请(受世界银行委托)到复旦大学作为期一个月的专题演讲。 1982年在第二届“中日美金属有机与无机化学”上海会议上,这位当年30多岁的美国代表团团长以其广博的学识、精彩的论说,博得与会者一致赞誉。张教授 当时并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管理模式(peer review)介绍给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卢嘉锡教授,后来发展成为现在的“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据悉,卢嘉锡教授与张文卿教授的导师, 美国威斯康生(麥迪生)大学教授 L. F. Dahl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的导师R. E. Rundle师从于两次诺贝尔奖得奖人“鲍林”(Linus Pauling)教授门下。会后,张教授回新加坡省亲。新加坡中正中学为这位来自美国的杰出校友主办关于推广儒家思想教育的午餐讲座。

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洪茂椿(莆田籍)是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的“关门弟子”。 1985年底,洪茂椿获得公派出国的机会,赴美国进修两年。

卢 嘉锡身为我国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研究的倡导者,事先就为洪茂椿精心筹划,把目标“锁定”当时处在团簇化学国际前沿的华裔科学家张文卿教授工作的美国伊利诺 大学化学系,并在洪茂椿临行前一再叮嘱:“现在,我们的一些实验技术和手段落后了,到国外后你一定要把有用的本领学到手、掌握住。”洪茂椿不负恩师嘱托, 在张文卿的指导下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实验技术。

张文卿、洪茂椿认为,搞金属簇合物研究,以所含金属为“核”,从两核发展到三核乃至更多 核,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在不断“做大”中探索物质的结构奥秘和性能规律。1987年间,张文卿、洪茂椿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这也是福建物构所有史以来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第一篇高端论文。

这是团簇研究中的一次创新性突破。正如中科院院士、泉州石狮人吴新涛所评价的那样,洪茂椿在美国伊利诺大学张文卿手下进修的那段经历“在实质上就是优秀博士后工作”。

2006 年张文卿博士以“室温下新型纳米多层碳管合成”技术,获得了美国联邦政府颁发的专利证书。这项专利是他在香港城市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期间,与应用物理系李述 汤教授、孙旭辉博士、李志标博士合作研究的成果。据北美《世界日报》报道,这项新技术突破以往造价昂贵、合成环境严苛的方式,就能合成纳米碳管。张文卿表 示,以往的纳米碳管合成,需要运用昂贵的仪器,以及高温、真空、高电压的环境。但他的新发明,只要运用简单仪器,在室温下和空气中,就能实现纳米碳管的合 成,大大降低纳米科技产品的成本,为纳米科技的商业应用带来了广阔前景。

在此项研究中,张文卿还发现一种新型的纳米含氢碳管材料。

张 文卿说,纳米技术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科研突破,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物质的结构和性能,应用纳米科技制成的新型材料和器件,将广泛应用在医药、军 事、计算机、日常生活等各方面。他解释,纳米本身是一个超小的度量单位,1纳米等于1毫米的百万分之一,比如应用纳米技术制成的电子组件,其体积将比米粒 小一百万倍,而其功能、速度、容量反而提高一百万倍。

作为化学家的张教授,他对中国的道家思想,对东方伟人毛泽东的思想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研究,他跟我说,他正在着手准备著作一部关于中国道家的哲学专著。


(三)

随张教授前来的助理郭增琴小姐对我们说,张教授受到父亲的影响,十分眷念生他养他的故乡。张福国、庄友娘伉俪的胸怀宽广,两老虽未受教育,养育了十三个子 女,皆学有所长,为国家社会作贡献。张福国先生自21岁起远渡新加坡,白手创业,1964移居港澳做生意,1991到中国投资设厂,2000年以来又相继 到越南、美国办厂。年近九十的张福国、庄友娘伉俪一生慷慨乐施,长期以来,多次捐献巨资给家乡中、小学、幼儿园。对相识甚至素未谋面的贫穷家庭的子女,皆 慷慨资助,使他们学有所成,服务社会。

张文卿说:“中国是我的祖国,是我的根;泉港,是我的摇篮!一个人的国籍可以改变,但我爱国思乡的 心改变不了!”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对祖国的科技、经济发展状况十分关心。30多年来,他应邀到祖国大陆的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华 侨大学和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不少大学、研究所讲学,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效力。

在学术研究之外,张文卿不是一个完全 沉浸在象牙塔、实验室的科学家、教授,他除了在美国新泽西州创办了联合中文学校,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还一直关注祖国大陆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2002年张 教授在芝加哥创办了明光教育基金会,其最直接的推动力源自2001年张教授在中国讲学期间的一段经历:当时正值圣诞节期间,他在贵州遇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妇 女,手牵一个小女孩,身背一个小男婴,在旅店门口兜售几毛钱的土产。那位妇女让张教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当年他母亲就是那样背着一岁大的他,一手拉着他的 姐姐,为了逃避战祸而背井离乡、远赴南洋的。

在贵州见到的情景让他萌生了退休后要去中国贫困地区兴办小学的念头。张教授的想法得到了夫人 梁敏育的大力支持,她以平淡的语气对丈夫说:“这样有意义的事情,你现在就可以去做,为什么一定要等到退休呢?不是你去做、谁去做?不是现在去做、要等到 什么時候去做?要知道世上任何事情都可以等,只有孩童的教育不能等。

一转眼,孩子们长大了,就失去了宝贵的求学的机会”。就这 样,2002年他与夫人梁敏育在美国芝加哥创办了“明光教育基金会”。“明光教育基金会”为一非牟利、纯民间组织, 专为贫困地区兴办小学和资助失学儿童的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已在贵州、山东、湖南、云南、河南、广东等省的贫困地区捐资兴建了十多所“明光小学”,让贫困 地区的孩子们也能在安全舒适的教室里上学,使他们既能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道德文化,又能学习西方现代的科学技术。那是功在千秋的阳光工程。为此,用自 己业余的时间,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每年利用三个月的寒暑假,不休假,不辞劳苦,自费跑遍神州大地,考察、兴建乡镇小学,每一所明光小学的校门,都有一 副对联:“大学之道,日月之光”。明光教育基金会的“明光”二字,即意指学童白天黑夜都需认真努力学习。

因为只有通过教育, 才能学有所成、才能摆脱贫穷, 才能给穷孩子们的未来带来日月般的光明, 使他们长大后能成才成器,为国家社会做贡献,服务人群, 从而达到古人所谓的“大学、中庸”之道,大同世界。除了捐建学校的“硬件”外,张教授更注重教学理念等“软件”的贯彻。比如山东“福国小学”的教学楼分别 以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马克思、爱因斯坦、阿里斯多德等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命名,主要是在激励学生要学习这些大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 的智慧。

 

除了自资捐建好几所小学外,张教授还四处向亲朋戚友,乃至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筹捐。因此,张教授笑称自己是文明“乞丐”。乞丐行乞是为了自己的温饱, 张教授为的却是中国贫困地区的上不了学的穷孩子。正是因为如此,张文卿教授和她的夫人才被人称为“傻子”,也正是因为张文卿夫妇的“傻”,才赢得了广大侨 胞的信赖和尊重,才让一栋栋崭新的校舍在中国的贫困地区拔地而起。美国印第安那州有位湖南籍的留美学人杨弘农博士,她从报章上得知明光教育基金的事情,对 张教授说:“你们真是傻,可我就偏偏喜欢你们这样的傻子。”这位善心人后来给明光基金慷慨捐赠,在毛主席的老家湖南湘潭县盖起了两所明光小学。

一所是以紀念其父亲杨芝华, 命名为“芝华小学”,另一所则命名为“弘农小学”,两校均成为当地的优質学校。

说 到上山下乡的经历,张教授津津乐道地谈起了一段 “历险记”。那是2004年暑假考察中越边境的云南金坪县的历程。从昆明到金坪,崎岖盘旋的山路,天下着大雨,山泥倾泄, 车队好几次陷入山泥中, 进退两难, 惊险万分。许多次车离悬崖只有只有十几公分,与张教授同行的还有中国外交部扶贫办主任(原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和一位热心中国教育的外国朋友。那位外国朋 友见状大惊、神飞魂散,拼命祈祷。张教授幽默的说: “不用怕,没事。我还有90所小学要盖呢!”

为此,张教授走遍了千山万水,他也被称为全美国学位最高的“乞丐”。


(四)


第 三天的上午,我和同事连伟清应约前往他在家乡创办的“友良(泉港)外语学校”。学校位于台湾海峡西岸、湄洲湾南岸风光秀丽的的“五里海沙”。不远处,在万 顷碧波中的肖厝港鲤鱼尾港区十万吨油轮、峰尾港里大小渔船,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在学校大厅清理卫生的张教授立即放下手中的脏活,热情的招呼我们。原 来,张文卿博士伉俪,在其父母的支持下,捐资两千多万元在泉港区兴建“友良外语学校”,并亲任董事长暨校长,该校属于非盈利民办培训学校,专为培养优秀外 语人才,面向全国,与国外接轨,为泉州市泉港区教育、旅游、工商业的发展做贡献,并免费为全国的明光小学培训英语老师。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 说,历史上泉州港是世界上第一大港,“市井十洲人”,满街都是圣人,满街都是“番仔话”。泉港----泉州新港,是国家的重要石化港口城市,他希望有朝一 日,能在家乡泉港办出一条像“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阳朔西街那样,总是有那么多人在用英语对话着的一条街!



在 这里,我们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张文卿博士的长女,张斌颖医生, 16岁进入美国著名学府康乃尔大学, 毕业后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完成硕士学位, 1997年考进伊利诺大学医学院, 200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随后赴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医学院深造, 现为美国加州橙县的全科医生。2006年4月8日她结婚时,张教授问女儿是要一栋房子或是要一首诗当做嫁妆,女儿的回答是要一首诗,钱让父亲拿回中国贫困 地区盖学校给更需要的人群。张教授笑称这是张家人的“遗传病”。张教授如愿送了女儿一首诗。《Bitter Sweet-- To my daughter Dr. Bena Teo》:“Life is: Sometimes bitter, Sometimes sweet. Forget not others when it’s sweet.  Forget not self when it’s bitter. Life is sweetest when you sweat to make others sweet.”译成中文是这样的,《苦与甜---诗赠我女颖颖》:“人生――有时苦,有时甜。甜的时候, 莫忘他人。苦的时候, 莫忘自己。人生最甜的时刻, 是苦了自己,甜了別人”。

不知不觉已是中午时分,我们三人找了家经营泉港本地传统菜肴的饭馆,边吃边谈着。 张教授操着一口比我们这土生土长的闽南人还流利的闽南语。我们谈起了原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林语堂教授,以及张教授所认识和知道的南洋著名华侨领袖、新加坡 中华总商会会长李光前(南安人,陈嘉庚长婿)、陈六使(厦门人),著名教育家庄竹林(泉港籍华侨前辈,原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张教授的母校中正中学校长) 一些勤俭办学的轶事。我想,他们不正是自己克勤克俭,却无私奉献给别人的张教授的榜样吗?!

遵循父母的训导及“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大爱古训,张教授还计划在贫困地区捐建农村医务所、孤儿院、养老院等。

(作者黄建聪 系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会员)

 

 


在线人数:565 游客人数:445 注册用户总数:3838 论坛法规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
chineseofchicago.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c)2004-2012 chineseofchicag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