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7天检测+隔离 芝加哥领馆详解回国新政



文章来源:芝加哥侨学网   时间:2022年01月06日 点击:2559 次 评论: 0

芝加哥总领馆张军鹏领事介绍赴华新政

 

 

芝加哥侨学网 报道 实习记者 萧涌刚】1月6日(周四)美中时间晚上7点,美亚健康协会和亚裔健康平权联盟联合举办云端讲座,邀请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侨务组组长张军鹏领事、注册药剂师Dr. Calvin Jiang(江凯文)分别介绍自美国底特律离境赴华检测新政策,以及新冠病毒新变种奥密克戎(Omicron)相关预防、检测、感染后遗症知识,并线上回答公众关心议题。有超过1000人通过Zoom和Youtube在线收看本场讲座。


近期,美国疫情迅猛反弹,日前每日新增病例超过100万,自美赴华输入病例大幅增加,几乎所有从美国到中国的航班都触发了熔断机制。张领事介绍,新政策主要调整了两个方面:一是行前7天增加一次核酸检测,并进行健康监测;二是根据接种疫苗情况,增加两类蛋白的监测项目。

江博士表示,预防新变种的最好办法依然是打疫苗,打加强针。



 
行前7天增加一次检测
健康监测建议闭环管理

1月5日,中国驻芝加哥总领馆发布了《自底特律离境赴华人员行前检测具体安排》(详见此前报道),对自美赴华人员行前检测政策作了调整。会上,张军鹏领事详细介绍了新政策及其带来的影响。

新政策要求,自底特律离境赴华人员登机前第7日需要在领事馆指定的三家检测机构中任意一家(详见芝加哥领事馆官网)进行首次核酸检测,例如赴华航班1月17日起飞,采样时间应为1月10日任意时间。

同时,从首次核酸检测日起,人员需要开始为期7天的自我健康监测,按要求如实填写《自我健康状况监测表》。

张领事表示,健康监测建议实行闭环管理,即不再乘坐公共交通,或者前往餐厅、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如果是在底特律进行检测的,建议检测完不要再回其他地区,就地进行自我监测。在芝加哥郊区的居民,检测完如果能做到从家里到检测机构,闭环往返,不坐公共交通,或去人员密集场所,居家监测也是可以的。”
 
 

 
行前48小时检测项目调整

新政策要求,已经完全接种灭活疫苗人员登机前48小时内需要在领事馆指定检测机构进行两次核酸检测。赴华人员如选择在底特律Great Lakes实验室检测,须进行两次采样并使用不同试剂检测;如选择在芝加哥检测,须在GoPath和Radiance两家指定检测机构分别检测。

混合接种灭活疫苗和非灭活疫苗的人员将按照上述要求执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完全接种非灭活疫苗、或者未完全接种、未接种人员需要在行前48小时在三家指定检测机构中任意一家完成核酸、S蛋白IgM抗体、N蛋白IgM抗体检测。

该政策将自1月13日起执行。 “目前看,底特律直飞中国的第一班航班是1月17日。登机前48小时内的两次核酸检测,意味着17号航班,在15、16、17号任意时间都可以,且不限定两次检测的间隔时间。例如在底特律,可以去机构一次,但采两次样,用不同试剂进行检测。”张领事解释称。

此外,新政策还对申请健康码相关材料、程序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于,有感染史、有密切接触史、行前有疑似症状人员,新政策也分别作了特别说明。
 
 
江凯文博士介绍居家健康监测仪器
 
 
 
“最好的预防办法是打疫苗”

美国注册药剂师江凯文博士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奥密克戎新变种的预防、治疗知识。

江博士提到,从一线情况看,目前新变种感染人数大幅上涨,但住院率和重症率相对较低。在住院病例中,有40%是因为其他病症接受治疗的同时,检测出了新冠病毒阳性。

“最好的预防办法是打疫苗,打加强针。住院病例中,大部分是没有打过疫苗的,或打过疫苗的老年人。而没打过疫苗的症状相对更重。”江博士强调。

据预测,1月底,新变种在美国引发的这一轮疫情将达到高峰。

此次新变种引发的感染症状包括鼻塞,流鼻水,喉咙疼痛,发烧,头疼,咳嗽等。江博士介绍,发烧症状一般持续5天,晚上烧比较高,一般低于39度;喉咙疼痛一般在第三天比较厉害,大概在第五天会减轻;咳嗽一般第五天开始变厉害,可能持续两周;而鼻塞,流鼻水会持续大概一周以上。“所有症状可能会有波浪线的反复。”

由于病毒存在潜伏期,在成为密接或怀疑感染时,最好进行两次核酸检测,以提高准确率。检测间隔时间为5天左右。

对于轻症患者,除了使用必要的药物之外,江博士同时建议在饮食上注意健康。“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这容易造成咳嗽。尽量少吃糖,过于甜的东西容易生痰。应当多吃优质的蛋白,例如牛奶,没有皮的鸡肉,鱼,瘦肉等。”


芝加哥侨学网 报道)
 
 

 


在线人数:565 游客人数:445 注册用户总数:3838 论坛法规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
chineseofchicago.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c)2004-2012 chineseofchicag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