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冠病毒相关的少儿新病症,已在纽约、加州、伊州等地出现。图为近期英国出现的一名病患幼儿
(photo: Daily Mail)
【芝加哥侨学网编译】继纽约、欧洲国家之后,与新冠病毒相关、只发生在少儿身上的全新病症已在芝加哥地区出现。出现类似“川崎氏病”症状的患者均为幼儿、少年,大多数都是新冠病毒确诊者。
截止目前,这种全新的病症全球范围内只造成一名少儿死亡,绝大多数患者都不会发展成重症。
少儿新病症的症状
据《芝加哥论坛报》报道,目前大芝加哥地区至少已出现6起这样的病患,均为少儿,并且都可能与新冠病毒相关。就目前所了解的情况看,这种全新病症的症状包括:皮疹、红眼、发烧、手足肿胀、呕吐、腹部疼痛。
出现上述症状的少儿,有可能因为血管、内脏器官功能失常而导致休克,同时也可能导致心血管肿胀。这种肿痛类疾病,被医疗专家认为是人体免疫系统被激发后,错误地攻击正常身体组织与器官。
自4月底以来,纽约州已出现了64起
这种病症的症状包括皮疹、手足肿胀、红眼等。图为加州出现的一名儿童患者
(photo: Daily Mail)
目前这种症状只出现在幼儿、青少年身上。图为纽约市两名戴着口罩玩耍的小朋友
(photo: New York Times)
据悉,在纽约及欧洲,出现这种症状的少儿大多数都是新冠病毒确诊患者,一般是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的2至4个星期内出现。而且,很多孩童在出现这种症状时都没有既往病史。
目前出现这种症状的患者,年龄2岁幼儿到十几岁少年均有,唯一的死亡案例为英国的一名14岁青少年。
芝加哥地区出现多起
位于芝加哥南郊Oak Lawn, 北郊Park Ridge市两所爱德福凯德儿童医院(Advocate Children's Hospital),目前各收治了一名少儿,同时还有两名疑似儿童正在接受医疗观察。已确诊患有类似“川崎氏病”症的儿童需要使用呼吸机,不过他们的病况均被认为良好。
芝加哥大学儿科医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ine’s Comer Children’s Hospital)目前则收治过至少3名类似症状的少儿患者。该医院的儿科传染病专家Julia Rosebush博士表示,该医院收治的三名少儿虽然有一名需要高度监控,但他们的病况均为良好,其中一名已经出院。
芝加哥大学 Comer儿科医院已收治至少3名儿童患者
芝加哥北郊Park Rdige市医院Advocate Children's Hospital收治类似患者
西北大学洛瑞儿童医院(Laurie Hospital)截止本周四尚未收治类似的少儿患者。伊州卫生厅目前尚未公布伊利诺伊州共出现多少类似病例。
爱德福凯特医院首席医师贝芒提博士(Dr. Frank Belmonte)表示,这是一种全新的病症,随着案例的开始增多,医疗界正在学习研究中。他预期,在接卸下来的几个星期内,大芝加哥地区会出现更多类似的病症。贝芒提博士说:“我们对这种病所知甚少,我们只能边治疗边学习。”
PMIS vs. 川崎氏病
据报道,纽约市已出现64例疑似这种神秘病症的病例,纽约卫生厅将这种新病症命名为“儿科多系统肿痛综合症”(pediatric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PMIS)。
“儿科多系统肿痛综合症”的症状与川崎氏病( Kawasaki disease)相似,但又存在不同。川崎氏病也会导致身体组织、器官肿胀和肿痛,会导致红眼、手足肿胀、发烧。而且,二者的病因目前均未确定。
新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烧、红眼、淋巴结肿胀、手足肿胀等
川崎氏病的三阶段症状
不过,被认为与新冠病毒相关的“儿科多系统肿痛综合症”又存在不同。比如川崎氏病的患者大多为5岁以下的幼儿,而“儿科多系统肿痛综合症”则会影响到年龄更大一些的少儿,比如英国的14岁死亡病例。这种与新冠病毒相关的新症状,病症一般会相对严重,在对少儿心脏的影响方面也与川崎氏病不同。
由于这是一种全新的病症,医疗界专家目前只能依照川崎氏病的治疗经验行事,比如注射免疫蛋白球,使用类固醇等。
“新冠脚趾”现象值得一提
西北大学医学院医生、美国儿童皮肤科权威专家艾米帕勒(Amy Paller)博士4月底曾指出,儿童的脚趾出现类似冻疮的水痘或红肿块,可能是少儿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无症状迹象。
4月下旬引起医疗界关注的少儿“新冠脚趾”现象,看起来与新病症有着某种相似性与关联性
帕勒博士表示,她已经看过大量青少年、儿童患者的脚趾上有病变或疼痛的肿块,通常出现在脚尖或脚底。这种类似水痘或麻疹的病变大多是呈鲜红色、甚至是紫色。幼童、青少年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出现这种“新冠脚趾”的症状,这种症状已在全球各地出现多起。
对于被称为PMIS的全新少儿病症,贝芒提博士对家长提出忠告指出: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类似症状,请立即医生联系。虽然发烧、皮疹、肚子疼是常见的儿科疾病,而且会有很多原因,但是考虑到目前的疫情,家长如果担忧的话,应该采取“宁可犯错误”也好过不重视的态度。
(芝加哥侨学网 综合编译 Source: Chicago Tribune, Daily Mail, New York Times, 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