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唐人街的标志性建筑



文章来源:本网综合整理   时间:2009年01月19日 点击:13551 次 评论: 1

目前芝加哥唐人街的标志性建筑为三个:培德中心大楼、天下为公牌坊、九龙壁。这三个现有的地标建筑,可谓见证着芝加哥唐人街的百年移民史、成长史。

培德中心大楼


培德中心大楼(原安良大楼)是最早建成的唐人街标志性建筑。从1878年第一个华人来到芝加哥到安良大楼在1927年落成,这期间见证了唐人街最初的发展。

芝加哥第一位华人移民在1878年来到芝加哥,截止1890年,芝加哥市有官方记载的华人数量已达567人。这批最早的华人,聚居在如今芝加哥市市中心地带(Van Buren街夹Clark 街),该处是芝加哥唐人街最早的地址。

1911年,市中心地带的唐人街开始南迁,进入如今的唐人街区域(Cermak街夹Wentworth街周边)。当年的安良工商会(On Leong Merchants’ Association)团结侨民,与南迁地的东主们签下了10年租约。这个10年的租约,保证了南迁之后华人商业的稳定发展。在随后的二三十年中,南迁之后的唐人街华人移民越来越多,移民增多,带来社区的繁荣。安良大楼这座有着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大楼在1927年落成,就反映着芝加哥唐人街早期的繁荣与成长。


“天下为公”牌坊

1930年代末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来临,芝加哥的唐人街也丧失了南迁之初的早期繁荣,逐步走向长达近30年的衰退期。1950年代美国移民法走向宽松,带来影响深远的华人移民潮。到1960年代,史料记载芝加哥的华人已达14,000人,数量在全美各地的唐人街中列第四。大批移民在1950、1960年代涌入芝加哥,让芝加哥唐人街开始从衰退中走向了复兴。天下为公牌坊在1975年落成,这个时间坐标,正好印证了芝加哥唐人街的复兴历程。

九龙壁

2004年落成的九龙壁,是由芝加哥老侨领林钧堂发起兴建的。这位林钧堂先生,也在1950、1960年代的移民潮中来到芝加哥。经过数十年的拼搏,像林钧堂、李秉枢,以及已故侨领谭继平这样一批老侨领,开始团结起来回报社区,从华埠停车场、华埠广场到谭继平公园,这一批老侨领们为如今唐人街版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线人数:565 游客人数:445 注册用户总数:3838 论坛法规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
chineseofchicago.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c)2004-2012 chineseofchicag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